無人機在地質災害后準備起飛
5 月,四川正式進入汛期。為應對汛期洪澇災情,作為應急保障服務的重要一環,該中心除了對應急無人機提前檢查外,還對相關數據資源,以及其它硬件裝備等進行摸排、檢查和準備。
過往救援經驗表明,發生洪澇或地震等災難時,通信和受災區域影像,都是保障救援搶險工作的重中之重。一旦缺失通信或者最新地圖,救援也將失去方向,但隨著近年來,無人機的應用,大大提高了信息傳達的效率,也讓這個問題迎刃而解。
“比如這張照片,拍攝的就是兩年前的瀘定地震。”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一張無人機在6100米高度拍攝的對比照片,“我們的彩虹4無人機當時停在自貢機場,距離災區約300公里,經過2小時的遠距離飛行,抵達災區上空。”
抵達后,因為天氣原因,這里都被厚厚的云層擋住,正常拍攝下來根本看不清,“我們大膽提出了采用非可見光方式,利用合成孔徑雷達,來獲取受災地區200平方公里的數據,最后成功將這一成果交付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等部門,開展災情分析。”他說,簡單來講,就好比在無人機上安了個“火眼金睛”,可以透過云霧、濃煙等進行數據獲取,“在當時,也是全國首次利用無人機搭載合成孔徑雷達(SAR)開展應急測繪保障。”
無人機在森林火災中的運用
正因為這一特性,使得該功能在森林防火中,也發揮了巨大作用。針對森林草原防火中存在的:衛星看不清,火點變化快等問題,有著“火眼金睛”賦能的無人機,就能發揮空中監測優勢,“利用這些影像災損分析可以精確到單棵樹木的受損。”
據介紹,為應對汛期、地質等災害發生,中心還不斷加大多源遙感數據儲備,針對重點洪災防范區,在汛期前加強新獲取高分辨率可見光、多光譜、合成孔徑雷達等多源衛星數據的獲取與整理工作,為災情分析提供第一手災前專題影像做足準備。